当前位置: 首页  >  备份栏目  >  关于本馆  >  正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志(1953 — 2013)

作者: 编辑:bdcw 发布日期:2013-11-07 浏览量:

一、北京石油学院图书馆

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唯一竣工的楼房是工字楼。这是一栋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办公室、医务室都在这里,图书馆也设在工字楼,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开馆运行。图书馆的藏书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图书资料室的图书资料为基础,从1953年初开始订购图书,到1953年底有图书46349册,报刊440种。第一学年结束时,全部登录出借的书籍达7万多册次。

1953年学校基建项目中就有图书馆的建设计划,计划图书馆面积3474平方米,藏书49.8万册,计划依据是按照学生总数4980人进行测算的,直到1959年在校生数才超过了这个数目,达到5260人,1960年达到北油时代学生数峰值5614人。但是图书馆的建设直到1958年都没有动工。图书馆主要占用南教室楼,同时分散在地质楼与化学楼。1956年,图书馆占用面积1775平方米,有学生阅览室7个,教师阅览室2个,马列主义阅览室1个,报刊阅览室1个。各系处还建了14个资料室,以方便教师备课和学习。1957年购置图书31082册,图书馆藏书接近20万册。

1958年,学校考虑到“书库与阅览室既不够用更不便管理,所以拟在教学楼(主楼)南翼接建5000平方米之图书馆”。基建计划显示,图书馆为4层混合结构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预算53.9万元,计划当年完成。设计单位是北京石油学院,施工单位是华值第一工程处。1958年的基建计划还有主楼北翼的机械实验室,面积也是4900平方米。这样,主楼加上南北配楼,实际上是一个坐东朝西的“凹”字形建筑。

1958年并没有完成图书馆全部4900平方米的建筑,只是完成了与主楼平行向南延伸部分。1962年前后,学校又在图书馆的西侧建了阅览室。阅览室的建设应该是图书馆建设的二期工程,中间隔着一个“困难时期”。据林世洪学长回忆,他1961年开始任58级辅导员,带58级学生挖地基时还挖出过金块,金块的具体数目在后来保存的过程中存疑,为此还有人在历次的运动中倍受打击。1960年入学的仝兆岐学长说,当时建阅览室时,学院路对面的矿业学院也在盖楼,但是那个楼未完工就倒塌了,许多北油的师生都见证过。1988年入学的杨辉学长说,上概率统计的老师还以此为例,说明小概率不是不可能发生。

北京石油学院图书馆实行“图书委员会”管理制度。1953年11月23日学校召开第七次临时行政会议,决定成立以张定一为主任委员、其余12人为委员的“图书委员会”。图书馆有主任1人,馆员18人,分为采录组、分编组、阅览组和总务组,图书馆主任在院长和教务长的领导下负责图书馆的全部工作,为科级建制。图书馆主任开始是张效良,后任是于学业。到1963年底,图书馆有31名工作人员,设有采编组、流通组、阅览组和主任室4个部门。

据校史记载,到1966年,图书馆的面积4928平方米,阅览座位800个,藏书30万册。

二、华东石油学院图书馆(东营老馆)

1969年迁校山东后,图书资料堆放在不足500平方米的平房里。由于面积太少,大批图书因无处搁置而未开箱,以致多次发生上万册图书遭水浸泡的事故,遭受重大损失。据1983年清点图书时提供的数字表明,建馆以来丢失、损毁图书9万多册,绝大多数是迁校造成的损失。迁校对图书馆专业队伍也造成了严重损失,30多人的专业队伍只剩下6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水平的20多人中只剩下3人,导致图书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学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后,图书馆的平房馆舍面积扩大到2000平方米。

在重建学院、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学校把图书馆的建设列为全校基建项目的首位。学院图书馆从1977年4月动工兴建,到1981年4月交付使用,前后历时4年。图书馆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分。南侧部分为阅览室,层高3层,每层门厅东西两侧各一个阅览室,每个阅览室324平方米。北侧为书库,层高6层,面积3210平方米,可藏书150万册。每两层书库的高度相当于阅览室一层的高度。各层阅览室与书库之间有卡片检索厅连接,检索厅靠近书库一侧是馆员服务台。图书馆东侧建有办公区域。

图书馆建成后,学院拨款订购了大阅览桌205张,阅览椅1725把。阅览室位置适中,宽敞明亮,舒适大方,设备齐全,受到全院师生的欢迎,每天上自习的学生爆满。后来因设置文艺开架书库,占用了一层东侧阅览室。

关于图书馆的设计,据钮薇娜在她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einaniu)中介绍:“图书馆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像样的工程了。我们到北京市设计院找有关资料,买了一些大样图集,到建筑书店买了《建筑设计资料图集》,并在北京、上海参观了一些大学的图书馆。我们俩(钮老师和赵宪尧,笔者注)和本院图书馆老馆长王斐庆这三驾马车就把这一工程的设计完成了。我还记得那张首层平面图真是密密麻麻,……,缺少钢材,小赵(赵宪尧,笔者注)想出6层的书库采用钢筋混凝土承重柱子作为书架隔柱的办法。我在平面布局中没有把楼梯放在大厅中间而是里面,因而大厅的上面几层都得到很好的利用。”

钮薇娜女士,1928年出生于苏南鱼米之乡的一个文人世家,1946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一年后转入建筑系,成为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国务院政务院中南(海)修建公司。建筑工程部成立后,她在部属的设计院工作。钮薇娜的丈夫是杨延昕,曾任北京石油学院热工教研室主任。钮薇娜1973年开始在华东石油学院基建组工作,直到1978年调回北京,配合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开展村镇建设研究方面的工作,1988年退休后赴美定居。著有《青山夕照》、《错位:我和我家几代知识分子的故事》等书。赵宪尧1941年生,1964年毕业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与建设专业,1973年从山东省规划院调入华东石油学院,1982年左右调回武汉城建学院,后来是华中科技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1978年,图书馆由科级单位提升为处级单位。1980年10月,学院召开了图书资料工作会议,明确各系资料室划归各系管理,但与图书馆组成一个图书资料体系。1983年10月图书馆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图书馆,学校授予图书馆1983年度红旗单位称号。图书馆情报服务部1986年被山东省教育工会授予先进单位称号。1986年底,山东省教育厅经过评估检查,认为华东石油学院图书馆工作不仅在山东省是拔尖的,在全国也属上流,对学院图书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1987年10月图书馆被授予“山东省高校先进图书馆”称号。到1987年6月,图书馆藏书达76万册,订有中文期刊1211种,外文期刊1243种。

1979年6月,王裴庆担任馆长,在图书馆为科级单位时,王裴庆也是负责人。楼前“图书馆”三字由王裴庆根据毛泽东手书字体选拼。华东石油学院时代担任馆长的还有梁树(1979.12—1983在任)、徐兰珍(1983—1989.11在任)。梁树后来任东营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徐兰珍在馆长岗位上退休。

三、图书馆新馆

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已经进入石油大学时代。1992年学校委托建设部建筑设计院进行新图书馆的设计。新馆的设计者是崔恺。崔恺当时是建设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主任建筑师,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总建筑师,国家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关于新馆的构思特点,设计者总结如下:“前低后高巧布局,面北求阳创新型。自习讲堂分设置,便于管理分区明。阅览办公均朝南,采光通风皆自然。内外有别流线短,消防疏散保安全。结构简单柱网齐,经济合理便施工。层高设计利发展,设置夹层书倍增。园型母题金框架,石大书馆个性明。信息窗口新知纳,科学大门把客迎。”在功能分区方面,自习室,报告厅分设于馆前区,有利单独使用,便于人流集散,管理办公用房集中在首层,相互联系方便,可与旧馆相通,阅览室依读者多少自下而上分层布置,动静分区合理。采用前低后高的体量组合,丰富了空间层次,减小了主入口方面的阴影区。品字形的主楼布局,使大部分办公、阅览房间均朝南,有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条件。新图主体为5层建筑,2—4层阅览室层高4.90米,而1层办公、采编和5层情报研究、电子阅览室层高3.60米,5层以上还有空调网管集中空间,建筑总高度是24米。

崔恺1997年曾撰文,说明北门广场的设计与图书馆的关系:

“我们将设计思路从以图书馆建筑为中心逐渐转向了以校前广场为中心,以广场环境设计带动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广场成为主体,而图书馆则成为围合广场空间的辅体之一,成为广场的背景。

“在广场设计中,我们结合用地现状,将现有校前区T形道路改为Y形,中间辟出了等腰三角形的广场空间。其中正对校门一角处立一座旗杆,东西两角立起两个大门框,从而界定了广场的空间。以三角形底边中点为圆心设计一处圆形平台,圆台由水池环绕。水池边有层层台阶踏步,台阶后设有圆形灯柱,构成了广场中心供学生和教职工自娱自乐的露天小剧场,同时也强调了广场的向心性和庄重的氛围。从旗杆到半环形水池之间设计一条小渠,表现出广场的主轴线方向。而广场两侧缓坡式草坪及草坪中点缀的白色雕像也创造出广场优美、宁静的文化氛围。

“作为广场的背景,图书馆主楼的设计重点不在其自身的完整性,也不以高度和体量取胜,而是强调从广场到建筑的空间过渡。在体量上,前低后高,将自习教室和报告厅设计成单层置于主楼前面,使之在主楼与广场之间形成过渡;在空间上,主入口后退,形成小广场。建筑主体后退,形成半开敞屋顶平台,使空间从大广场到小广场,从底层到上部形成过渡。在造型上,前虚后实,两翼伸展的柱廊和中间环形柱廊形成了广场与建筑的空间渗透和空间过渡。”

1993年10月,新图书馆奠基,工程历时三年,于1996年完工,1996年底新馆启用。1997年5月1日举行了新馆落成剪彩仪式。新图书馆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阅览座位2000个,全部实行开架借阅,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图书馆。早在1995年9月图书馆自动化系统(ILAS)就在图书馆投入试运行。2001年11月山东省教育厅对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进行评估,一致认为已达到优秀标准。2002年6月图书馆获山东省“自动化建设先进图书馆”荣誉称号。

新图书馆馆名由楚图南题写。楚图南(1899-1994),云南文山人。曾任暨南大学、云南大学、上海法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西南文教委员会主任、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民盟中央代主席等职。当时楚图南是为石油大学(北京)图书馆题写的馆名。楚图南的儿子楚泽涵1995—1999年兼任石油大学(北京)图书馆馆长。石油大学(华东)新馆建成后,楚泽涵给华东提供了楚图南题写的馆名字样。

这一时期的馆长是何新中(1989.11—1998.01在任)、陈清华(1998.06—2005.05在任)。到2003年学校50周年校庆时,图书馆藏书149万册。

四、青岛馆

2004年8月青岛校区投入使用时,图书馆设在图文信息及行政中心大楼内。图文信息及行政中心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是校区标志性建筑之一,包括图书馆、档案馆、行政办公、网络通信控制等功能。2003年2月动工兴建,施工单位是南通二建。2003年11月,图文信息与行政中心主体工程封顶。2004年 6月,大楼A区西部12层以上钢架结构吊装完成。图书馆包括B区5层书库及书库南端各房间使用面积9898平方米,A区1-6层使用面积7198平方米(含6层档案馆1529平方米),总使用面积约1.71万平方米(不含公共面积)。2004年8月12日,图书馆第一批图书搬运到校区。8月24日,青岛校区举行校牌揭幕暨大学生入驻仪式,图书馆也正常开馆。

2011年,为了准备学校2011年8月完成结构性调整,图书馆在大楼内的布局也进行了调整。B区书库维持现状。A区西部1—12层为图书馆,其中4层全楼贯通,为科技期刊阅览室和过刊库;5层全楼贯通,为电子阅览室和电子库房。该方案图书馆A区使用面积9800平方米,增加2600平方米。图书馆总使用面积约1.97万平方米,加上公共面积1.01万平方米,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同时进行了图书馆环境改造工程,环境改造工程设计由台湾设计师温国勋完成,温国勋当时受聘福州大学创意设计研究所副所长。该工程对一楼大厅,大楼西部各厅、各书库的环境进行了改造,一楼大厅增设总还书功能。全部启用B区第5层书库,增建400座的电子阅览室,增设12个研读区,阅览座位从1200座增加到3700座。大楼南门挂了图书馆的牌子,从南门出入图书馆,行政办公从大楼东门出入。

2011年8月,图书馆青岛馆环境改造和布局调整完成。同时启用由温国勋设计的图书馆标志,该标志由“D、S”两个字母变形组成,会意读者坐在凳子上读书的形状。“D、S”可以理解成“读书”、“石大”、“山东”等词的拼音首字母。 这一时期,图书馆的馆长是马西庚(2005.05—2013.04在任)、黄炳家(2013.4开始任职)。到学校60周年校庆时,图书馆印刷型藏书263万册,数字型图书356万册。